时间:2022-09-07 12:32:12 | 浏览:515
9月4日,第三届绿色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聚焦“绿色零碳”,以“无废城市,数字智治”为主题,邀请众多专家学者分享数字化赋能推动绿色发展的经验。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受邀在论坛上分享了东莞依托信息化建设提升全市污染防治效能及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做法和成效。
本次论坛由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主办、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指导,旨在全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快数字化转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全国各地“无废城市”建设提供实践指引。
构建“四网”推动环境治理现代化
迈入“十四五”,东莞围绕“数字政府”总体框架,全面加快生态环境监管信息化建设,构建“人防+技防”管理体系,为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数字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科学助力,开启东莞“智慧环保”新模式,以信息化技术赋能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构建协同作战网络,确保攻坚指挥系统化。构建“3+1+N”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即大气、污水、固废和土壤三大污染防治综合子平台、1个指挥调度体系、N个业务子平台),实现与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东莞市政数、住建、交警、气象等多部门信息协同,政策、数据、技术互动,形成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建成集监控、值守、指挥、调度、可视化于一体的指挥调度中心,搭建全市环境指挥调度系统,建立“市镇村企”四级指挥调度体系,形成“能掌握状况、能预警决策、能调度指挥、能考核评估”的指挥作战体系。
构建在线监控网络,确保污染治理精准化。出台《东莞市污染源在线监控建设技术指南》,运用污染物监测、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智能等技术手段,推动全市379家重点排污单位、23822家一般重点行业企业、25家重金属废水排放企业及7家垃圾焚烧厂在线监控建设,11812家污染源在线监控实现平台联网,全面提高企业监管效能。推广移动执法系统,提高移动执法工作效能,实现环境违法行为数字化精准溯源、精准执法。
构建科学监测网络,确保环境管理高效化。设立524个监测站,其中水质监测站24个、大气监测站490个、噪声监测站10个,实现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全覆盖。搭建污染源产污、治污、排污“过程+末端”物联感知网,2020年至今累计完成13984家企业与东莞市生态环境在线监控联网,1874家产废企业纳入固废自动监控,实现全天候实时感知和管控。
构建信息共享网络,确保公共服务便捷化。依托东莞市“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推进环保审批信息化进程,深化数据多元整合,提升市民办事便利度,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初步完成“互联网+监管”共161个监管事项的数据汇聚,以及市政务数据大脑数据、省生态环境厅水气污染防控平台数据对接,有效数据达130多亿条。
构建“智汇”体系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今年,东莞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对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东莞工业固体废物产废企业超过6万家,每年有近4000万吨固体废物需要得到安全处置,固体废物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匹配、不协调、不适应问题凸显。东莞大力推进全市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着力推动打造“智汇”应用体系,深度赋能现场执法和规范化管理,推动固体废物管理“智慧治理”,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强化产废单位(企业)信息采集,实现入库数据全覆盖。通过整合智能计量设备、视频监控、定位系统、二维码标签、手持终端和GIS等设备、技术,实现所有危废经营单位、医废处置单位及运输车辆,一般工业固废利用处置单位、暂存单位,污泥产生、处置单位以及年产10吨以上危险废物产废企业、年产100吨以上一般工业固废产废企业的“产、运、处”过程信息采集全覆盖。
强化数据预警分析,实现精准监管全时域。借助智能预警分析、AI人工智能识别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出入库异常、危废超期贮存、逾期申报等风险和异常的实时预警,实现全时域精准化监管,并通过指挥调度体系及时处置预警情况,真正做到“人工监管”向“智能监管”“事后执法”向“事前预防”“人海战术”向“精准防控”的转变。
强化系统功能应用,实现规范管理全闭环。“管理系统”融合便利的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功能,企业可自主开展规范化管理评估,及完成固废出入库智能登记,有效提升企业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生态环境部门可通过系统实时掌握企业规范化管理落实情况、开展远程视频巡检、记录异常情况并跟踪整改结果等,实现考核异常闭环管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固废环境监管机制。
东莞将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和各项污染防治工作向“数字智治”发展,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数字化和绿色发展水平,为东莞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记者 周桂清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澎湃特约评论员 朱昌俊2021年1月22日,福建泉州,石湖村六胜塔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与石湖港的发展历史。人民视觉 资料图去年成功跻身GDP万亿俱乐部的泉州,又迎来一件大事。日前,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拉开帷幕。这次“加长版”会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周翼 记者 席秦岭 肖洋12月30日,以“百年红、幸福城”为主题的“2021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发布了“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攀枝花市成为四川省唯一上榜的地级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
向人民报告特别策划《向人民报告》:温州鹿城区委书记姜景峰说,鹿城将继续推进“大建大美”蓝图建设,以改革促发展,争当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排头兵。 鹿城区委书记姜景峰说,今年上半年,鹿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高于温州全市0.3个百分点、全省1
洛阳市教育局权威发布洛阳市最新小学、初中划片范围赶紧跟小编一起了解详情涧西区(含高新)西工区洛龙区洛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瀍河区老城区重要消息转发扩散让更多的家长看到
南阳市委常委、邓州市委书记金浩(右三)带队到重点工业企业走访,现场解决企业面临的难题。邓州市市长邓俊峰(中)到该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现场办公。康硕智能3D打印项目。修复后的平成门。高铁邓州东站。2021年建成通车的穰城大桥。隆冬时节,行走邓州
说起安徽人们想到的往往是合肥、黄山这些地方,其中有一座城市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甚至知名度都比不上阜阳、蚌埠,这座城市就是宿州,对于外地人来说,宿州没什么让人记忆颇深的地方,名气还不如下面的砀山,好歹砀山梨还是有些知名度的。宿州堪称安徽最没存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3日讯 8月3日,闪电新闻记者获悉,德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了最新行政区划调整:设立禹城市禹兴街道,撤销禹城市李屯乡、平原县坊子乡。为推进德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经省政府批复同意,对禹城市、平原县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具体情况通
(图说避暑山庄,晨雾)承德,有着形神兼备的气质。深厚的人文历史、秀美的自然山水、古朴的民风民情,构成了一道集生态风光、宗教文化、历史遗迹、自然资源于一身的靓丽风景,令远方游客无不流连忘返、陶醉其中。(图说承德夜景)(图说承德-山城新姿)巍峨
为贯彻落实省、市造林绿化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要求,复兴区以承办好第四届河北省园林博览会和第五届邯郸市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按照“生态优先、绿色转型”的总体思路,以加快建设邯西生态区为目标,深入推进实施春季“绿美复兴”攻坚行动。截至目前全区已
泽州探路:乡镇道路城市化管理如何兼容? 2018年 5月8日,泽州县人民政府下发了一个通告,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这则通告的主要内容是:泽州县将对南村镇、金村镇、巴公镇实行城市化交通管理。 “对乡镇道路实施城市化交通管理,行吗?”有人提出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