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7 12:28:47 | 浏览:501
刚刚闭幕的广东省两会传来捷报:东莞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万亿元。去年常住人口超1000万,东莞成功跨入“双万”城市俱乐部!
巧合的是,跟东莞颇为类似的另一个城市——苏州,也实现新的跨越:202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超4万亿元,向全国第一大工业城市发起有力角逐。
同为我国制造业重镇、外贸大市,地级市中的佼佼者,东莞和苏州堪称一对双子星。对标地级市中经济体量最大、实力最强的苏州,东莞应该学习什么?还要做些什么?
请看南方经济智库带来的对比分析和观察。
1.东莞与苏州究竟有多像?
东莞和苏州,都是“世界工厂”的代名词,有很多共同的标签:地级市,制造业强,外向型经济发达,紧挨中心城市(广深、上海)……
从GDP、面积和常住人口等核心指标来看,苏州分别约是东莞的2.2倍、3.5倍和1.2倍。论经济体量和城市能级,苏州是当之无愧的“大哥”。
从全国来看,无论是工业实力、经济体量还是综合竞争力,苏州是地级市中无可争议的最强者。
从制造业的家底来看,东莞和苏州都是全球制造业重镇,均是工业体系最为完备的城市之一。东莞在工业企业总量方面有优势,苏州则是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更胜一筹。
目前,东莞有19万家工业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387家;苏州有16万家工业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2万家。两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紧随北上广深之后。
从区位来看,这两个城市地理位置都得天独厚:同处我国东部较发达地区,分别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的核心区域,这两大区域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
有意思的是,它们都紧挨着核心城市:苏州与上海紧密相连,东莞则紧靠广州、深圳。
从两个城市的发展路径来看,亦有相似之处:积极拥抱改革开放,引入大量外资,快速实现工业化。但两者起步基础有所不同,东莞以农业为主,1978年GDP只有6亿多;苏州是历史上有名的富庶之地,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1978年GDP接近32亿。
2.怎么处理好与“大哥”的关系?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区域经济是否活跃,关键要看龙头城市。
东莞与苏州的发展秘诀亦有相似之处,除了自身把握住世界产业转移浪潮的巨大机遇,还同它们背靠区域“龙头大哥”分不开。
一方面,东莞、苏州分别承接了大量来自深圳和上海的产业溢出,另一方面,还受益于核心城市金融、创新等高端服务业的辐射带动。同时,也得被动接受核心城市对高端要素的虹吸。
松山湖产业园
如何处理好与“大哥”的关系?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苏州的做法值得借鉴。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苏州就定下一个基调:上海做的,苏州一般不去做,而苏州要做的,是上海不想做、不便做,或者做起来成本太高的产业。
比如,同样是发展信息产业,上海发展软件,苏州就主攻硬件;上海大力发展金融业等第三产业,苏州结合自身特点做起了加工业。
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上海有强大的创新辐射能力,而苏州有强大的制造业动能。上海的创新能力和高端产业,需要结合苏州的大规模制造能力,才能把创新真正地产业化。这种合作模式可以称之为“上海创新、苏州生产、全球销售”。
产业分工协作并不意味着没有竞争。其实,上海并没有放弃制造业,只是依托自身优势重点发力高端制造业。比如,重点布局了以特斯拉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又如,生物医药是上海和苏州均要优先发展的产业,两地不可避免存在竞争关系。
深圳与上海,都是金融、创新要素高度聚集的区域龙头城市,东莞与苏州,都是制造业基础雄厚的节点城市,当前“深圳创新+东莞智造”模式也在加速演进,东莞与深圳怎么处理好竞合关系,苏州和上海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吸收借鉴。
3.制造业如何破解“一业独大”?
众所皆知,东莞电子信息产业实力强劲,世界三大手机品牌云集于此,但各支柱产业之间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明显不平衡,“一业独大”的产业结构隐忧已经显现,亟需加快形成多极引领、多点支撑的产业体系。
苏州则培育出一批实力强劲的主导产业。专家认为,苏州在纳米技术、生物医药、高端纺织、优特钢铁、通信技术方面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人工智能、半导体制造、区块链、航空制造方面已经处于亚洲一流水平。
由于拥有中国最好的工业产业链、最庞大的成熟工人和工程师队伍,苏州在加工贸易领域形成了强大的自我配套能力,部分行业已达到80%-90%。可以说,苏州是距离自主可控目标最近的城市之一。
苏州还注重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积极推进产业链国际合作。2020年5月18日,苏州发布产业链全球合作对接图,以全球视角强化主导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加强当地企业与全球企业供需对接。对接图包括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智能装备、新型显示、汽车及零部件、软件和集成电路等5个产业链,以及产业链各环节重点企业。微软、阿迪达斯、罗氏诊断等国际知名企业与当地签约合作,总额近4000亿元。
《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显示,东莞已被明确为广东省新一代电子信息、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前沿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集群布局的核心城市。
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东莞具备良好基础,但“一花独放不是春”,东莞需要在继续做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基础上,加快培育数个高端制造产业,形成多点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4.营商环境如何持续提升?
营商环境,是苏州的金字招牌。
苏州与东莞,同为地级市,在与省会城市和其他副省级城市竞争中,因受城市能级限制,优势并不突出。因此,营商环境的加分就格外重要。
在招商引资方面,“政策计算器”颇能体现苏州营商环境的优势。
2021年,苏州研制了一个叫“政策计算器”的系统,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把海量的政策、工商大数据和企业填报的详细信息进行精准匹配。只要把公司的名字输入系统,就能了解企业能享受的所有政策以及申领步骤。
面对众多市场主体的需求,苏州以市场化为导向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涉企政策“一网清”,建立企业服务总入口;建立政策发布“一张网”,归集各类惠企政策;实现企业服务“一站式”,集成涉企公共服务及社会机构的专业服务;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内容、服务机构和优惠政策;形成诉求响应“一个环”,建立诉求受理、解决、反馈、评估机制。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写的《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1》公开出版,苏州有17个指标入选,其中“获得电力”典型案例入选,成为全国标杆城市。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是城市参与全球产业合作的重要竞争力。对标苏州,东莞大有可为。
“致广大而尽精微”,正是基于对制造业的坚守,东莞和苏州各自不断演绎出精彩和传奇,也必将在世界制造业版图上发出更闪耀的光芒。
【主笔】 南方经济智库研究员 黄应来 张俊
【制图】 实习生 黄凯
【出品】 南方经济智库
【作者】 黄应来;张俊
南方经济智库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日光轻软,栀子花香,总以为这样的校园时光还很漫长,可当毕业季真的来临才发现有太多的不舍和留恋。悠游东方水城畅聊梦想,青春不散场。在古典园林里拍一张复古毕业照穿一件旗袍,或一套民国。为了给美好的校园生活画上完美的句点,你的毕业旅行,请选择苏州。
为保障沙田泗盛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从8月下旬开始,东莞市东江下游现场指挥部会同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执行力督导组,对东江下游片区364条河涌进行全面“体检”。截至9月4日,共发现14个镇街34条河涌存在37项问题。据了解,从今年7月7日起到今年
根据日前印发的《东莞市珠江口邻近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到2025年,9条主要入海河流断面将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东江南支流、茅洲河国控入海断面总氮浓度较2020年分别削减7。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开展以来广东东莞警方在打防各类违法犯罪的同时面对群众一次次的危急求助主动作为、快速处置上演了一次次“速度与激情”为群众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切实做到守平安、保安宁、护民生分秒必争!3分钟安全护送烧伤老人近日,洪梅铁骑在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作为吴文化发源地的苏州,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其倾倒,在此留下千古名篇。而作为苏城最富诗意的园林,更是占据了这座古城笔墨的半壁江山。
打通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东莞南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揭牌据了解,南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全域为整体,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面向基层社区、企业,通过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一中心二十站三十点”,建设理论宣讲、教育服务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默今年第9号台风“马鞍”正在慢慢靠近,受台风影响,将带来强风雨天气,虎门城管分局积极响应,根据上级会议精神和分局应急预案要求,迅速组织各组站依照职责分工做好防御台风“马鞍”准备工作,针对户外广告、雨水井口、绿化
虎门全镇上下闻令而动,广大医护人员、机关单位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再次集结出征,仅19个小时,就完成了辖区核酸采样。来源:东莞时间网-i东莞继6月7日至9日首次开展大规模核酸筛查后,6月19日下午3时,虎门启动新一轮大规模核酸筛查工作。
8月25日下午,南城街道召开重大项目推进专题会议,分析研判重大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并就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进行再部署、再推动、再落实。南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朱利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韩暖渠及有关领导班子成员,以及街道有关部门
苏州第一家宜庭梦想睡眠馆(苏州久光店)盛装启幕畅销北美30年的羽绒寝具品牌—ESTEEM宜庭梦想睡眠馆苏州久光店2019年9月28日盛装启幕。这家羽绒寝具集团以绝对差异化的门店形态和羽绒特色,赢得了苏州久光的青睐,相信这次新启程也会为苏州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