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7 12:28:27 | 浏览:452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郑康喜 东莞报道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而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为外贸持续注入新动能。近日,海关总署加大市场采购贸易支持力度,推出了扩大预包装食品出口试点范围、简化优化小额小批量出口自动审单适用条件、优化海关监管等便利化措施,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促进外贸保稳提质。
作为广东6个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之一,开年至今,东莞市场采购贸易新业态持续迸发活力。上半年,东莞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增长率跑赢广东外贸出口,实现同比成倍增长。近期,东莞市场采购贸易出口规模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
近年来,东莞市场采购贸易出口规模持续跑出“加速度”,市场采购平台备案企业已达9198家,出口辐射至205个国家和地区,助推大批个体工商户、中小微企业走上国际“大舞台”。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在东莞稳外贸方面作用愈发凸显。
专家表示,市场采购贸易出口突破1000亿元,对东莞而言是外贸结构持续优化的结果,也预示着东莞外贸站上了一个新起点。但同时,市场采购贸易也存在规模和覆盖范围相对较小、市场主体抗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接下来,东莞应该继续扩大出口商品范围、简化优化小额小批量出口自动审单适用条件,同时打通与跨境电商、保税物流等新业态新模式协同发展。
作为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市场采购贸易具有准入门槛低、申报手续简单、运输方式多、通关出口快、税收政策优、外汇管理活等政策优势,可解决中小型企业在单小、货杂、品种多业务模式下的通关堵点难点,这为东莞中小微企业出口带来利好。
诸多优势下,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已成东莞外贸新亮点。2021年,东莞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额约560亿元,出口规模在全国试点中排名前列。发展至今,这一数字已增长至1000亿元,助力更多中小微市场主体拓展市场空间,扩大收入来源。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东莞市场采购贸易出口规模破千亿,不仅体现了东莞外贸的模式转换和结构优化,而随着新业态充分释放潜能,将为众多中小企业出口高附加值产品提供便利,更有利于东莞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近期,东莞汇黎服饰有限公司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了一批价值60万元的套头衫,企业报关经理谢曹丽介绍,近年来,随着企业产品竞争力逐渐增强,客户在服饰的饰品、印花、绣花等工艺上会有更高要求。
“但这些小额往来通常难以开具发票,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的货物实行增值税免税政策,免征不退,货物出口按免税申报,不需要开增值税发票,不用办理出口退税,解决了我们这种小公司的开票难题。这样一来,我们就能以最快速度找到优质厂家给客户打样和组货。”谢曹丽介绍。
借助市场采购贸易这一利好渠道,汇黎服饰今年前7个月已向北美、欧洲等市场出口各类服饰800多万元。“同比去年稳中有升,市场采购贸易为我们在疫情影响下保住订单和市场作出了重要贡献。”谢曹丽说。
外贸人士表示,市场采购贸易不征不退、归类通关、结汇灵活的优势,为东莞中小微企业或没有能力自建外贸体系的商户,构筑起对接国际市场的便利通道。
与东莞汇黎服饰一同在市场采购贸易中尝到甜头的还有东莞市中域鞋样研发设计有限公司。该公司瞄准海外中高端市场,专注各类功能型高端鞋品研发销售。今年前7个月,该公司通过市场采购贸易已实现出口货值370万元,占公司外贸出口规模的60%,未来这一比重将会持续提升。
“开拓海外市场过程中,市场采购的收结汇政策给我们帮了大忙。货款可以采用人民币直接结算到我们国内账户,规避了汇率风险,还节省了汇兑成本,最快能实现当天结汇,大大提高了回款速度。”企业负责人张万忠说。
市场采购贸易是为国内专业市场“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外贸交易量身定制的贸易新业态,主要用于鼓励小企业出口,促进中小微经营主体开展国际贸易。目前,我国已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较为完整、协调性强的市场采购贸易运营管理体系,内容涉及组货、检测检疫、海关、税务、外汇核算等全链条流程。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市场采购贸易还存在诸多不足。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蓝庆新认为,目前,市场采购贸易这种外贸新业态,规模和覆盖范围还相对较小、市场主体抗风险能力不足、部分服务和监管不到位,影响了这一功能进一步发挥。
相关政策显示,市场采购贸易覆盖范围宽广,只要不违反1039市场采购贸易货物的负面清单,有利于对外贸易出口,除国家规定的少数商品外,所有小商品经营者都可以进行市场采购贸易。目前,海关平台上注册的出口商品共有69类,这一数字还在进一步增加。而目前在国内多数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中,规模和覆盖范围均有待提升。
以东莞为例,梳理东莞市场采购贸易的出口商品范围可发现,目前主要以鞋包、消费电子、服饰、五金等日用商品出口为主,而在包装食品、木制品、玩具品类等其他优势产业领域,还未形成大规模走市场采购贸易的趋势。
受访专家表示,东莞应注重区域特色品牌发展,坚持本土“集群制造,集聚出口”的导向原则,采取激励政策主推本地区特色产品和优势产品的市场采购贸易,夯实“本土特色产业+市场采购”供应链。同时,探索促进东莞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发展的差异化制度设计,形成制度和政策创新示范,做大做强外贸新业态。
长期以来,加工贸易在东莞外贸出口中占据较大比重,随着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综合保税等外贸新业态提速发展,这一比例正在发生变化。但整体而言,外贸新业态仍没有成为东莞外贸的主要方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数字经济与贸易研究院院长陈万灵表示,东莞在发展跨境电商和市场采购贸易方面,实际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尤其是跨境电商,一直以来是东莞的优势。但目前来看,新业态未形成协同发展态势。
陈万灵建议,东莞应支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和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地区的协调联动。在监管和规划上将三者打通,引导市场采购经营者利用跨境电商渠道和综合保税加强国际营销,开发国际客户,获取订单,推动市场采购贸易实现由传统线下采购逐步向线上下单、履约、收款、结汇的数字化转型,扩大市场采购贸易规模和海外需求,使外贸新业态形成有机合力。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9月1日,“红土情深·嘉游赣”暨“红色摇篮 山水吉安”2022江西吉安(东莞)旅游推介会及招商活动在东莞举行。活动现场,东莞市与吉安市文旅部门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60多家旅游客商签约亿元以上文旅项目13个,签约金额达90.1亿元。
12月13日,东莞大朗镇在对省外涉疫地区返莞人员核酸检测中,排查发现2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东莞市、镇两级疫情防控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组织开展流调溯源、隔离管控、核酸检测和环境消杀等工作,对相应区域实行。
1月26日,东莞市统计局对东莞经济数据进行解读,根据广东省地区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0855.35亿元,同比增长8.2%,东莞经济量的提升、质的提高,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历史性迈入全国万亿GDP行列,成功迈上“双万”新起点。东莞统
经大会依法选举,吕成蹊当选东莞市人民政府市长,王长青、刘光滨、黎军、毕洪波、李延振、刘旺先、叶葆华当选东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文/记者 伍江。1月13日下午,东莞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依法选举产生东莞市人民政府市长、副市长。
【东莞南城街道学校、幼儿园29日起复课】6月27日,据“莞香花开”公众号消息,从6月29日(星期二)开始,东莞南城街道辖区公民办学校、幼儿园学生返校复课,开展线下教学活动。对于6月21日以来未进行核酸检测的师生,要在返校前到就近的医院进行核
已闭环转运至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隔离治疗,涉及活动场所均已进行环境核酸采样和终末消毒,疫情传播风险较低。4月14日0—24时,东莞市新增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在虎门镇,为我省外市通报阳性个案的密切接触者,来莞后被迅速管控,在集中隔离发现。
1月6日,中国共产党东莞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闭幕。站在“双万”新起点上,党代会报告描绘出东莞发展新蓝图坚持“科技创新 先进制造”城市定位东莞未来的发展有了更为清晰的目标虎门作为东莞经济重镇,在南部九镇引领发展、打造深莞深度融合发展样板过程中,。
今年,东莞虎门将继续加强对生态环境,尤其是水环境的治理。2月11日,虎门镇召开水环境治理工作会,对今年的水环境治理工作进行调研和部署,将从七大方面做好水环境的治理。据了解,虎门全镇大大小小的河流共24条,形成了三大水系,分别是东引运河水系
赣州又出名了!第7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赣州2020年人口超过897万人,相比2010年前人口增加60.1万人!赣州人口继续领先江西。作为一个人口近千万的大城市,人口红利巨大,区位优势又明显:离珠三角近、又是湘粤赣边境最大的城市,交通方便,赣
受疫情影响,目前,东莞南城街道对6处重点区域以及有关封控小区采取封闭管理。为保障市民的身心健康和封闭隔离生活品质,南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尽全力做好辖区内封闭、封控区域物资保障工作,确保防控应急物资调拨有序,“菜篮子”“果篮子”等农产品供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