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7 12:24:59 | 浏览:6221
5月末,深圳正式收紧了入户资格。
一时间,网上群情激奋,其中就不乏这样的调侃。
是呀,以往在深圳落户相对简单,现在将门槛升级了,这不就赶人走是什么?
每一次深圳有新动作,最开心的莫过于周边的城市,东莞、惠州已经纷纷向这些失去购房资格的潜在客户抛出橄榄枝。
不过,收紧入户资格,就真的代表深圳自宫了吗?
.01
赶人还是留人?
得看你是哪种人!
给你用一个词形容深圳,你怎样形容它?
是机遇之城?还是科技之城?我认为,这些都不过是深圳的表象。
深圳的本质,是一座移民之城。
地产行业有句行话,房地产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N年前深圳已经这个道理。2010年深圳人口175.6万,如今深圳摇身一变,成为了人口千万级的大城。
这一个10年,深圳人口增长达到713万人,增长率接近70%。
要说谁最懂人口红利,广东省内深圳要认第一,没人敢认第二。
在细读《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之后,我更能明白深圳并不是不要人了,而是要将人口红利玩上了一个台阶。
1、学历型人才的底线要求调整为全日制本科
2、技术型人才底线要求调整为“中级职称+全日制大专”
3、技能型人才的底线要求调整为技师
看到了吗?深圳要的已经不是人口红利,而是人才红利。
深圳的确有资格笼络全国的精英。
根据《深圳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资料得出深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670.24亿元,比上年增长3.1%。
人都想往高处走,强大的经济实力为深圳托底,深圳未来人口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幅依然不会少,变的,将会是人口的结构。
未来的深圳,将会在维持目前的人口基础上,再吸纳更多的高精尖人才。
.02
深圳调控
一定利好周边?
可以预计,下一个十年,深圳环境趋势将会是——精英城市。
而这一转变,对临深城市,特别是东莞与惠州的楼市影响有多大?
或者我再把这话说白一点,就是那批暂时没有深圳入户资格的人,会不会选择在东莞或者惠州买房?
我曾与部分深圳的年轻员工交流过,他们都表示暂时没有这个打算。
如果非要买房,他们都表示要选还是选择自己的老家,其中一个大厂的美术指导更是选择了在清远全款买房。
资料来源:微博
不是所有人来了都是深圳人,但在选择做东莞人还是惠州人上,更多人还是喜欢做自家人。
其次是东莞、惠州的楼市,相对于深圳,吸引力还是弱了点。
东莞本身就一直紧跟深圳的步伐,调控在不断趋严。从725政策,收紧入户资格,到如今的429新政,限制备案价增长,如今要进入东莞楼市,也一样被卡。
惠州则是拥有天量供应,楼市也分化,除非你在深圳东上班,不然长时间的通勤对于打工人来说就是折磨。
但考虑到东莞与惠州的人才入户政策还没有收紧,我认为未来这两个城市有可能会大力度抢人。
毕竟东莞惠州的土地承载力还没有深圳的紧张,它们会继续利用地缘优势加紧推销自己。
能留住一个,是一个。
作为深圳的小弟,东莞与惠州也很精明,有时候肉吃不上不打紧,学会喝汤,都能管饱了。
如今在深圳,便民化、智能化办税场景随处可见,纳税人仅需手机在手,即可完成全量“非接触式”业务的通办。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8月26日讯 线上远程办理、资料手机提交、音视频双向交互、文书在线下载。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8月25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任建新)记者24日从市交警部门获悉,在台风期间产生的轻微违法,交警部门将开展人性化执法,对4类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4类违法分别是:1.台风登陆期间因积水借道公交车道行驶的。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8月24日讯(记者 钟亚萍 实习生 吴巧巧 成凯豪)优待证被称为退役军人的“第二张身份证”,具有彰显荣誉、身份识别、待遇落实、服务管理等功能。广东省自6月份全面启动实体优待证的申领工作,深圳作为全国电子优待证。
1月12日晚20时,深圳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1月12日深圳报告新增一例确诊病例,目前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截至1月12日20:00,深圳全市累计报告13例新冠肺炎病例。 深圳本轮疫情从哪里来?现有病例分布在哪些地方?深
过去五年,惠州积极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沉着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精准施策,主动作为,高质量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大步迈向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五年
打通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东莞南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揭牌据了解,南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全域为整体,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面向基层社区、企业,通过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一中心二十站三十点”,建设理论宣讲、教育服务